一、婚姻期间的共同财产怎么认定
婚姻期间的共同财产,依据《民法典》,一般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具体认定如下: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都属于共同财产。比如一方工作的工资收入,另一方经营店铺的盈利。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通常也是共同财产,但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认定。
需注意,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采用书面形式。
二、婚姻期间的共同债务怎么算
婚姻期间的共同债务认定需依据法律规定。根据《民法典》,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比如夫妻共同签字的贷款合同,或一方为家庭日常开销如买菜、交水电费所借的钱。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一般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债权人能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例如一方背着另一方借巨额款项用于投资,但收益用于家庭,也可能被认定为共同债务。离婚时,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先以共同财产清偿,不足部分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法院判决。
三、婚姻期间的借款离婚如何处理财产分割
婚姻期间的借款在离婚时处理财产分割,需先区分借款性质。若为夫妻共同债务,即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基于双方共同意思表示所负债务,离婚时应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法院判决。
若为一方个人债务,如借款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而是个人挥霍等,由债务人以个人财产清偿。
实践中,主张为共同债务的一方需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借款符合共同债务条件。夫妻双方也可在离婚协议中对债务分担进行约定,但该约定仅对夫妻双方有效,不能对抗善意债权人。
婚姻期间的共同财产怎么认定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除了正文提到的常见认定情况外,比如夫妻双方婚后的工资、奖金等收入属于共同财产。还有,夫妻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也属于共同财产范畴。另外,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等同样属于共同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