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后几年属于共同财产
判断财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并非单纯取决于婚后时长。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一是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是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是知识产权的收益;四是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五是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而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以及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不会因婚姻持续时间转化为共同财产。
总之,财产的性质判定要依据财产的来源、取得方式及法律规定等综合判断,而非简单以婚后时间来界定。
二、婚后财产公证需要材料
婚后财产公证所需材料如下:
1.夫妻双方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等,用以证明双方的身份信息及主体资格。
2.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例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等,明确财产的归属及状况。
3.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协议书应包含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财产的名称、数量、价值、状况、归属等内容,对财产的约定需清晰、准确。
4.若涉及夫妻双方经营的财产,还需提供相关的经营资料,如营业执照、财务报表等,以全面反映财产状况。
夫妻双方需共同到公证处提出申请,填写公证申请表格,并将上述材料提交给公证机构。公证人员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询问相关情况,确保协议内容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合法有效。
三、婚后财产有保留权吗
婚后财产存在保留权。夫妻在婚姻关系中,对于婚后财产拥有一定权利。
一方面,夫妻双方可通过书面形式约定婚后财产的归属,这种约定具有法律效力。比如约定某些财产归一方所有,或对财产的使用、处分等作出具体安排。只要约定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即为有效,双方应依约履行。
另一方面,在法定情形下,夫妻一方对婚后财产也有保留权。例如,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这是对其个人身体伤害的补偿,具有特定人身属性,应归一方所有,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范围。
此外,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也属于个人财产,另一方不能主张权利。总之,婚后财产并非一概作为共同财产处理,夫妻双方基于法律规定和约定,对部分婚后财产有保留权。